劉致宏所製作的洋蔥,不是以假亂真,而是保留了一點創作者的意志與人性。當我們認出雕塑物上的手感,又同時驚喜於作品與現成物之間如絲帶履的意象,這些感受為作品創造出了值得探究的空間。

「 其實我的陶跟畫畫有一個地方是接近的,它們不是真的像,而是寫意。」                                                                                             

採訪編輯 陳依秋

「 好多年沒在台灣進行完整的繪畫發表,前陣子還有朋友問我是不是沒在畫了?」採訪時,藝術家劉致宏才剛把預備到日本進行繪畫個展的十多件作品寄出,工作室牆上原本掛著畫作的幾個釘子露了出來。

 

 

 

話題從畫畫開始,他捧著一紙箱的洋蔥作品放到桌上,跟其他數件管狀物件擺在一起,

「其實我的陶跟畫畫有一個地方是接近的,它們不是真的像,而是寫意。」

 

 

這些大小適中、擁有圓潤外型、表層覆著一片片半透薄膜的陶瓷洋蔥雕塑,被放在從荷蘭帶回來的超市蔬果紙箱裡,底下墊著塑膠底盤,凹折的痕跡襯著紙箱破損的邊緣,一下子就讓人對這件作品產生了熟悉的親切投射。

 

 

 

劉致宏認為他的創作物不必費心追求寫實,「寫實反而太容易了」,他的意思是:如果需要追求極度的擬真,當今有各種技術與工具可以使用,讓陶成為複印或複製的材料;然而,他的創作似乎也不在於刻意留下破綻,好讓旁觀者去指認其還原的程度;

 

他所製作的這批洋蔥,並未進行釉燒熔融,但表層仍泛著一層溫潤的光澤,有如美術館典藏的古陶瓶那樣帶著原始與精緻兼具的質地,「在EKWC(歐洲陶藝中心)駐村的過程中,我在他們的釉藥實驗室裡習得一個方法,將土壤中的某一層分離出來,混色後,『畫』出洋蔥表面的肌理。」

 

 

拿在手裡端詳,洋蔥空心的本體並未在底部開氣孔以防燒製的過程中爆裂,這也是來自於早期劉致宏的手塑經驗,他不喜歡留下氣孔,也認為這批作品並不適合使用模具翻模,便在手與土之間進行空間的實驗,以體感經驗去打破這一常規,一個個都是獨立完成。

 

他補充:「在荷蘭當地除了到處都可以看到洋蔥,在駐村期間,我也做了一百多顆檸檬,因為發現了檸檬的荷蘭文(Citroen)跟汽車品牌雪鐵龍(Citroën)是幾乎一樣的拼法給了靈感,這些會在下半年展出。」

 

或許可以這麼說,劉致宏所製作的洋蔥不是以假亂真,而是保留了一點創作者的意志與人性,

當我們認出雕塑物上的手感,又同時驚喜於作品與現成物之間如絲帶履的意象,

這些感受為作品創造出了值得探究的空間。

 

 

 

這次參與〈水土不服 Unruly Clay〉展出,劉致宏也從他在EKWC製作的一批陶笛樂器中,挑出水蛇狀的三件參與展出;過去他擁有吹奏管樂器的背景經驗,也曾透過田野採集結合出版的形式,發表了「聲音地誌」系列創作,這次他將自身對聲音的探索,轉移到製作樂器上。

 

「一開始為了研究空氣如何在陶的內部空間震動後發出聲音,這三件的吹嘴就是透過3D建模之後翻模來製作成形,笛身才是手塑。」彎曲的蛇狀除了探究自製樂器的可能性之外,也跟他從當地的宗教建築紋飾得到的視覺印象有關。

 

 

 

在工作室裡,劉致宏親身示範,每一款笛子都能發出溫潤的聲音,不規則的笛孔位置分佈再搭上吹奏的方式不同,有隻笛子竟可擁有橫跨三個八度的音域;另有幾件陶笛的外型像是典型的陶笛放大版,但他在內部放入敲碎的陶瓷碎片,拿起搖晃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響,成了沙鈴般的敲擊型樂器;

 

「參加此次展出,我也認為實用陶可以被發掘出更多面向。」他一邊說,一邊描述接下來將使用這些樂器錄製音樂、進行表演的規劃與想像。

 

 

使用陶來創作,對劉致宏來說,是玩興與觀念結合的操作嘗試,他認為如同畫畫時自己繃畫布、製作版畫時親手操作絹版一樣,有些小地方如果不假手他人而由自己來操作,有機會從中誕出有趣的產出;

當這些關於手製、技術、工藝型態的討論與創作者的過往知識、生命經驗累加再一起,陶的形式與面向有機會再更往下累積擴展。

___

 

𓃈 藝術家簡介

 

劉致宏 

http://chihhungliu.com/

生於臺灣新竹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

 

個展

2022 「蚯蚓」‧nca |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東京‧日本

2020 「沙地」‧竹師藝術空間/國立清華大學‧新竹‧臺灣

2020 「無聲的海」‧TKG+Projects‧臺北‧臺灣

2019 「MONOCHROME」‧橫濱象鼻公園(華歌爾藝術中心)‧神奈川県‧日本

2018 「THE HIDING SONG」‧慕尼黑藝術公寓‧慕尼黑‧德國

2018 「PALUDES」‧nca | nichido contemporary art‧東京‧日本

2016 「青鳥」‧恆畫廊‧臺北

2016 「生如夏花」‧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

2014 「短篇小說」‧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聯展

2022 「2021+桃園地景藝術節」‧桃園‧臺灣 

2022 「馬祖國際藝術島-地下工事」‧南竿山隴排練場‧馬祖‧臺灣 

2022 「緑の道」‧CADAN YURAKUCHO‧東京‧日本 

2021 「6又1/3 @脈脈之情」‧大未來林舍畫廊‧臺北‧臺灣 

2021 「詮釋者放映計畫之二-神秘之島」‧鳳甲美術館‧臺北‧臺灣 

2021 「海有來過-2O21香山濕地藝術季」‧鹽水公園‧新竹‧臺灣 

2021 「為了明天的進行式-動態圖層」‧台北當代藝術館‧臺北‧臺灣 

2021 「2O21漁光島藝術節」‧臺南‧臺灣 

2021 「SMALL.」‧nca | 日動畫廊當代館‧東京‧日本

2020「YOU ARE ME-共譜新地域」‧新竹市美術館‧新竹‧臺灣

2020 「轉身之藝-從駐村看當代工藝」‧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南投‧臺灣

2020 「CADAN:現代美術」‧寺田倉庫 B&C HALL‧東京‧日本

2020 「虛實位移」‧臺北國際藝術村‧臺北‧臺灣

2020 「台北當代」‧nca | 日動畫廊當代館‧南港展覽館‧臺灣

2019  「小說:雙城計畫 Island Tales: Taiwan and Australia」‧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

2019  「Painting From Taiwan」‧奕來畫廊‧紐約

2018  「歷史變體」‧TKG+ Projects‧臺北

2018  「蘇旺伸與他的青年朋友們」‧誠品畫廊‧臺北

2018  「Art Basel HongKong-LADY DIOR AS SEEN BY」‧香港會展中心‧香港

2018  「CHAOS 混沌劇場」‧SILVERLENSx安卓藝術‧馬尼拉‧菲律賓

2018  「東京藝術博覽會 2O18」‧nca | 東京國際論壇‧東京

 

駐村

2020(21)    EKWC荷蘭歐洲陶藝中心‧文化部第二十一屆選送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荷蘭

2019    The Port Journeys-高雄橫濱交流計畫‧橫濱象鼻公園(華歌爾藝術中心)‧神奈川県‧日本

2018    臺北國際藝術村藝術家出訪 – 金澤藝術埠口‧金澤市‧日本

2018    臺北慕尼黑交流計畫‧臺北國際藝術村、慕尼黑藝術公寓、歌德學院、慕尼黑市政府‧德國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