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妤庭有著細膩的觀察與嚴謹的思緒,致力在精巧技法與繪畫的時代性中發展出當代的畫意與表情;起初她為了放鬆與思路上的轉換,開始碰陶,殊不知便一路栽進去,「很多陶瓷作品看起來樣子簡單,但其實是經歷了複雜的操作過程,才有那樣意味深長的結果。」

「陶本身的不滅和脆弱讓我很著迷,剛開始接觸時,覺得土的塑型很直覺很感性,但接觸一段時間之後便會發現,它其實是必須非常理性去規劃的一種媒材。」

 

採訪編輯 陳依秋

「我想要做非工業生產的實用物。」談到陶,藝術家顏妤庭簡潔地描述。

在訪談與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會聽到她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我有很多想要擁有的設計師家居作品,但還買不下手,所以不如就先動手做來滿足自己。」膠彩、水墨背景出身,做陶時間累積六七年的她,擁有豐富的展覽經驗,「有時候展覽完的作品必須搬回家,我也不想繼續堆在儲藏室裡。」

因著這樣的「需求」,讓她去年在台北首次舉行陶創作個展〈無用之家 House of Useless〉的時候,就萌生了邀約各方陶創作者以實用家居器具為目的、進行創作聯展的想法,並為這個計畫起了一個好玩的名字 ——「大台北家具展」。

 

 

 

她思考衡量的,是以更主動的方式接觸不同的觀眾:「我想像的地點,可能會是在那種舊大樓的一樓,常常舉辦流動特賣會的場所,參展作品佔滿了空間,還可以設一個花車收銀台結帳。」顏妤庭如此勾勒心中的場景,有點不按牌理出牌、有點場域性,即便還沒親眼看到展覽,這樣的描述已讓聽者的腦袋充滿了畫面。

 

 

 

她的陶瓷作品充滿了古靈精怪的神氣,此次在〈水土不服〉展出的茶几作品「Puzzle」,底座是由數件規格大小齊一的陶瓷單元件組構而成,組構方式的靈感來自俄羅斯方塊,透過磚塊位置的調動、尋找接合的縫隙,便能搭建成茶几的本體結構。細看每一座單元件是一個屈身俯臥的人形,帶著恬淡的表情,做出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好似駝獸一樣撐起了上方的玻璃檯面,趣味的神態帶點意在言外的輕柔諷刺;整體的型態讓人想起遠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家具構型,但無論從線條、材質、還是結構都帶著十足的當代社會訊息。

「『Puzzle』的原型是來自我在韓國光州市立美術館駐村時完成的作品『蜷成一座牆』,不同於膠彩作品比較繁複嚴謹的創作過程,我嘗刻意用很單純的媒材、很直覺的方式去畫;畫面的構成用人體拼組出一道牆,對我來說它捕捉了社會階級關係與人際互動之間的微妙語言,也帶著一種抽離的心理狀態。」她解釋。

 

蜷成一座牆, 150×150cm, Ink on Paper, 2018

 

石屏 Stone wall, 140x140cm, Ink on paper, 2021

 

面對繪畫創作,顏妤庭有著細膩的觀察與嚴謹的思緒,致力在精巧技法與繪畫的時代性中發展出當代的畫意與表情;起初她為了放鬆與思路上的轉換,開始碰陶,殊不知便一路栽進去,除了申請前往歐洲陶藝中心駐村,也開始自學各種關於陶的知識與技法,她分享其中的體會:「很多陶瓷作品看起來樣子簡單,但其實是經歷了複雜的操作過程,才有那樣意味深長的結果。」

幾年下來,陶瓷創作對她來說,彷彿跳脫一個必須完全專注的繪畫進程,進入另個值得鑽研的宇宙時空與邏輯;在陶作中可以看見她輕巧地挪移自己繪畫中的元素,有時是將畫中的平面人物轉成立體的人形,有時是以釉取代顏料,展現嫻熟的塗擦手法,

 

 

 

「陶本身的不滅和脆弱讓我很著迷,剛開始接觸時,覺得土的塑型很直覺很感性,但接觸一段時間之後便會發現,它其實是必須非常理性去規劃的一種媒材。」

她的陶作不直接地談嚴肅的議題,反倒是透過物件成形的過程,展現自己對於陶這個材質的特性掌握與理解,「回頭看『蜷成一座牆』這件作品,覺得畫中互相堆疊、鑲嵌的人物其實更適合用陶瓷媒材來表現,而完成品那種既堅強亦脆弱,會讓人擔心崩塌碎裂的不確定感也是吸引我的部分。」過往進行繪畫創作的脈絡養成讓她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前探索。

 

 

 

「我的窯不大,完成品會有量體的極限,但是我希望我可以透過陶創作大型的雕塑物,所以利用石膏翻模、元件堆疊的方式(把畫中的人物立體化)就成了我的作法,這次的完成品是茶几,但未來或許有機會用這個方式搭建出一座牆。」這樣的想法,已經陸續可以從她過往的作品「橋」、「梯」看見端倪。

而有意思的是,當她使用陶去思考空間結構,也某種程度上回應了她在繪畫創作中反覆凝聚與搭建的場景、空間氛圍感受;她從事繪畫和陶的出發點截然不同,但在多年的習作之下,自然而然地相互接近、巧妙地嫁接起來。

 

 

 

訪談時,顏妤庭總會不斷地提及陶的磨人之處,常常心中期待的結果,會在某一個環節中出了差錯,而必須從頭再來,這當中的不舒適感,被她當成心性的磨練,也讓她認真思索陶作的可能性,「我認為台灣的陶創作有許多尚未被發現的可能性,把大家聚在一起,各種實驗的結果擺出來,有機會發展出截然不同於鄰近國家如日本的語彙。」

〈水土不服〉聯展於她只是第一個階段,未來還有計畫邀約不同創作者加入,將陶的豐富變化性一一實踐成具體的創作,或許下一次與大家碰面的,就會是貨真價實的「大台北家具展」也說不定。

 

 

__

 

𓃈 藝術家簡介

 

顏妤庭

https://www.instagram.com/yeeenstudio/

1989年 生於臺灣臺北

2017年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創作碩士班。

 

個展    

2021    無用之家,朋丁,台北,臺灣

2021    殘章與斷片,赤粒藝術,台北,臺灣

2017    秒忘的追心之痛,赤粒藝術,台北,臺灣

 

聯展

2022    無名,毓繡美術館,南投,臺灣

             One Art Taipei,Equal Art Lab,西華飯店, 台北,臺灣

2021    壞坏,節點藝術空間,台南,臺灣

2020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臺灣

             ASYAAF,DDP,首爾,韓國

             北投在地姿勢採集計劃,鳳甲美術館,台北,臺灣

2019    應物:感物詠志,赤粒藝術,台北,台灣

             Art Central,十方藝術空間,香港

2018    蘇旺伸和他的青年朋友們」,誠品畫廊,台北,臺灣

             筆墨 · 之外II,赤粒藝術,台北,臺灣

2016    非常上瘾 — 日常生活美学的再延伸,銀川當代美術館,寧夏,中國

             她的凝視 HER Gaze,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台灣書院,紐約,美國 

             墨·彩 – 異趣,赤粒藝術,台北,臺灣

             茻圖誌,絕對空間,台南,臺灣

             夢‧棲地─館藏青年藝術主題展,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臺灣

2015    當代水墨聯展,荷軒新藝空間,高雄,臺灣

             墨·彩 限界,赤粒藝術,台北,臺灣

             現況與未來2,小畫廊,高雄,臺灣

2014    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世貿一館,台北,臺灣

             WHY WE DRAW,京都造型藝大,京都,日本

             關係的起源:在地化與自滿」,關渡美術館,台北,臺灣

             天人五衰,關渡美術館,台北,臺灣

             新‧島嶼全覽—台灣當代水墨,乙皮畫廊,花蓮,臺灣

             好朦朧2,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臺灣

2013    水墨online-N世代,赤粒藝術,台北 ,臺灣    

             東京藝術博覽會,東京,日本

 

典藏

2022    作品〈Screenshot #5〉 香港 M+視覺文化博物館典藏

2017    作品〈秒忘之樂-愛神〉、〈和平鴿與愛之船〉、〈褌下#1〉,藝術銀行典藏

2015    作品〈血流不止的紀念公園#2〉,澳洲雪梨白兔中國當代美術館典藏

2014    作品〈血流不止的紀念公園#1〉,國立美術館作品藏購計畫典藏

2013    作品 〈無聲穿行〉,關渡美術館典藏 

2012    作品 〈豐收後得一無所有之二〉,國立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藏購計畫典藏

 

駐村

2019    歐洲陶藝中心/荷蘭

2018    光州市立美術館/韓國光州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