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觸陶的感受是很親切自由的,而手與土是直接的。”

 

 

《隔壁的工作室》成立於桃園大溪,由創辦人 陳穎,將對陶土油然而生的喜愛注入在工作室裡,開啟了以陶形塑內心的創作生活。

「想透過手來做些什麼,於是我整理好桌子,也準備了材料,內心想著謝謝家裡給我一個位子。」

 

 

陳穎與我們分享在工作室正式成立前,她曾鼓起勇氣報名了市集,可當下才意識到需要一個出攤的稱謂,而工作室就在住家的隔壁,便決定以《隔壁的工作室》為名,與此同時也期許著這個空間裡能夠發生些許許多多。

 

「身為一位容易想太多的人類,如果要好好想名稱的話,可能要拖到不知何時才會有衝動去報名呢!」

 

接觸創作的契機,則是從自小與陶時常接觸,便自然而然地對陶注入了喜愛,以及雙手觸碰土時濕濕黏黏的觸感;陳穎說起創作時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不可控這件事,即使留意了時間、濕度,製作過程與技術,可燒製後還是會有一些無法預想的驚喜(或驚嚇)出現;除了以陶為創作媒材外,陳穎也會運用紙漿來進行捏塑。

 

 

「土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在構思作品同時也會將想像的質地一起考慮在裡面,質地要光滑呢?還是顆粒感?顏色又該往哪個方向會更接近所想呢?以這樣的來回確認調配出合適的土;而「選擇」對於當下思維的影響,也正是提醒著自己行動力的重要性。靈感則大多是透過生活的觀察和閱讀,將想法以延伸的方式書寫下來,在過程中釐清自己究竟想表達的事。」

 

「從作品每回出窯前內心必經的膽戰心驚,到現在已經能放鬆的告訴自己下次再改進就好。該如何呈現心中所想的樣貌,我也深知過程是需要許多技巧與學習的,也正在學習的路上。」

 

「創作時除了想製造出安靜的氛圍,更想在其中保留一些痕跡與故事,不留下太多的情緒,有點留白,有著不是第一眼就能發現到的趣味在作品中。」

 

 

對觀者的感受,陳穎期許著能讓人感受到一些問號(或驚嘆號)同時,與作品一起安靜的休息。

 

 

「關於蛞蝓人的創作,契機是有次幸運地在家裏觀察到一隻蛞蝓的冒險旅程,對於蛞蝓這種毫無防備動作又緩慢的生物,所做出的選擇感到十分好奇,這場觀察中我受到了很大且溫暖的鼓勵。蛞蝓人是我第一個創造出來的陶偶,也是個能一直提醒我不要害怕的存在,起初是沒有露臉也沒有腳,後來慢慢的露出有著安定且閉眼的臉,披著蛞蝓外衣慢慢的走著。」

 

 

「我甚至很想做出一個蛞蝓人遊行大隊!蛞蝓人宇宙!」

 

 

而此次陳穎選擇參與『春之際木—與陶類群展』的作品,放入了精靈與植物的模樣,皆會在3月4日展覽開幕時與大家一同分享。

 

 

 

𓃈 隔壁的工作室 陳穎

 

工作生活於大溪,喜歡可以親手碰觸到的媒材,對於陶瓷直接與間接的特性與很著迷。

透過雙手,期望製造出安靜不喧嘩,帶點怪趣的陶瓷物件。

靈感來自生活與自然,一些故事與幻想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創作組畢業

·2022 台中 亞米藝術 那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 三人陶作聯展

·2021 新竹 伴樓空間 觀察紀。

 

瞭解更多:

 

展覽藝術品 — 春之際 木與陶類群展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yinz.ceramic/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7610734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