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一朵棉花,變成一條線,到一塊布,再由手工繡一朵花在布上,像一個循環,全程都是原始能量。”

 

 

 

曾從事媒體、設計、烹飪等崗位的 Julita,為土生土壤長的香港人,在生活經歷中,感知自己也許並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便從心境油然而生的開始了對於周遭日常、待人處事的深層審思;與此同時 Julita 開啟了鑽研減法製作布藝的生活,並於2021年移居到台灣,持續尋覓環保與製造中,所能到達的平衡。

 

 

「地球上已經存在的布料已經夠多了,在創作時的心思及設計會是對於《布布耕作》更重要的元素。」

 


關於《布布耕作》的名字,則是源自於創作者將每次刺繡餘下的線尾收集在同一塊布上,軌跡長短不一、顏色各異,日子一久布上的不規則形狀便出現了有趣的圖案;而接觸布藝的契機,是在 Julita 離開職場後釐清感受得出想專心做喜歡的事,於是決定把剩餘的布料、舊布、改造衣物,轉化成漂亮又有用的模樣。

 

「在往返廠房中,時常看見許多損耗物料直接被丟進垃圾桶,大家都習以為常,亦是生產線的理所當然,腦袋常會因此湧出許多問號 “ 我們有沒有好好利用資源? 減少浪費也是設計的一部分吧 ” 而製造與浪費的角力,也因此一直存在心裡。」

 

Julita分享,創作就像田裡的阡陌,放下種子,得種多久?種出什麼?感覺像在耕作那般,但卻沒有答案,也不太需要答案,而是出現了便好好珍惜,即使是碎布片,也經由過無數人力、心思、時間和大地能量而成,比起刺繡她更喜歡用Stitching來形容她的工作,是單純的縫線穿過布上,在不規則起伏的紋路裡,能夠看見的不只是圖案,更多是手藝、針線、布質以及時間的痕跡。

 

談到《布布耕作》的創作靈感,大多是藉以江戶時代襤褸(Boro)文化中的「惜物」,本意則是日本一代傳一代的衣物,破損了便縫縫補補,一件衣物可能包含所有家庭成員的衣物布料,每件都蘊含了許多故事,同時 ,Julita 也注入表達簡樸美學的日本傳統工藝刺子繡(Sashiko)在作品當中。

 

 

 

Julita 透過如此將舊物分拆成布料再造新品的創作過程,於心思和時間上也相較比使用新布多出許多,仍然堅持的最大原因便是“ 仍好好的 ”,將被冷落或遺棄的衣物注入生命,讓作品繼續被喜愛正是《布布耕作》想做的。

 

「 無論是具體圖案或隨性的表達,都令我有活在自然生態內的感覺,在現實生活中的複雜裡,留一片原始空間給自己,也希望傳遞給大家,能夠好好接收時也試著好好回應自然吧。」

 

 

「在移民到台灣時,正值疫情高峰14+7時期,飯店的窗外看去市中心的街上空無一人,對比了電視新聞的吵鬧與慌亂,在那當下我想做一個療癒自己的紀錄,因這14天的隔離不僅僅是防疫,更是離開了出生成長的香港,用14天交叉了即將在此渡過我的過下半生的台灣。

14天交錯的心情我用布和線紀錄下來,每天繡一個圖案,有輕有重、有散亂有規律、有回憶有盼望、有黑暗有色彩,亦有喜有悲,完全是個人當下的情緒。」
 

 

而來到台灣的 Julita ,與我們分享了關於她進入在地的隨心所欲,像是遊走於山林間,看樹與鳥和時間的流動,涵蓋了經歷多國時期沉澱下來的文化生活,層次既豐富又有趣。

 

「作品也因為台灣年輕一代對Secondhand文化感興趣,證明了先進國度環保與時尚是能夠並行的。」

 

 

此次《布布耕作》所進駐一嶼的作品,則是 Julita 以島嶼的形式為題材;有台灣的梅花和櫻花,也有屬於原住民的部落文化,以及北台灣唯一的銀杏樹,更將富含了祝福的羽毛手繡入作品其中,以此表達對於這片土地的感謝。

 

 

「有人說如果身旁出現羽毛,便代表了天使在一旁守護著。」

 

《布布耕作》用圍繞著一嶼的理念,將來到台灣後感受這片土地所接收到的靈感,轉換成豐富層次的作品,輕輕推開一嶼大門與大家分享如此美好的心意。

 

 

“ 以刺繡為媒,將手、線、布、光、顏色以及空間,透過再用的形式,將作品呈現出來。”

 

 

𓃈 布布耕作 fabric farming

 

 

創辦人 Julita ,2021年後移居於台灣並成立了布藝品牌。

 

《布布耕作》以江戶時代襤褸(Boro)文化的「惜物」,以創意再造(Upcycling)將舊物再利用,並融入刺子繡(Sashiko)的簡樸美學,以單純的線步,將布與布結起,轉換成實用的日常用品。

 

 

瞭解更多:

 

選物專頁 — 布布耕作

Instagram — @fabric far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