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目錄 購物車 {{currentCart.getItemCount()}}
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

「 水 土 不 服  Unruly Clay 」


藝 術 家|李亦凡、陳向榮彭奕軒黃虹毓曾建穎劉致宏顏妤庭LULU LIN


策   展|陳依秋顏妤庭


展   期|7.02 - 7.31


開   幕|7.03 (日) 15:00 - 18:00


時   間|三 - 日 12:00 - 19:00


地   點|一嶼 ISland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6巷10號

 

贊助單位|台北市文化局

 

_____

 

■ 展出意念

 

    來自不同領域、專業各異的八位藝術家集結,選定陶作為媒材的交集,並同步地針對功能性物件作為限制與發揮的條件,各自開展出關於物的可能性。這當中妥協與開創迸發的過程,將以〈水土不服〉為名,於青田街複合式藝文空間「一嶼 ISland  」進行階段性的發表。

 

    身心意念的整塑、高溫的焙煉、精準化學式或有機感的共生與謀和,是陶作物既迷人又常常讓創作者無可奈何之處;過往幾年間,陶的風行橫跨設計、工藝、視覺藝術、建築、生活風格等領域,許多創作者都曾短暫離開原先自身熟悉的創作媒介,憑藉著土的開放與可塑,再加上坊間基礎設備知識的普遍性,誕出一連串讓人驚喜的產出。

 

    這個材質帶來重新思考的面向,儼然成為銜接不同領域的存在,也同步打破了它的傳統藝匠感;在大眾情感面上,陶甚至成為一個帶著療癒、對天然原始質感的青睞、鬆動典型精緻視覺或造型印象的解脫意味象徵物。

 

    然而,這樣的現象並不能抹滅陶的難以馴化特性與不容易見頂的技術探尋製程,當浸潤其中的時間拉長,它所帶來的不舒適感(包含體感與心性)與舒心感可能是同步增長;此次作為參展者與策展人的顏妤庭即表示,展名水土不服除了作為物理性表徵之外,還同步包含了不服氣、不符合等意味。

 

    同時邀請多位創作者參與,以「功能物件」給所有參展者出題,並非要藝術家改以設計師的角度去創造那樣創造直白地落差或驚喜,而是想藉著消化這段水土不服的實地經驗,轉化成可辨析的脈絡,體現把陶當作媒介去試圖掌握的各種情境狀況。

    此次的參展者包含了李亦凡、陳向榮、彭奕軒、黃虹毓、曾建穎、劉致宏、顏妤庭、LULU LIN等人,分別擁有新媒體、平面設計、複合媒材、水墨、工業設計等背景,當中多數人也早已跨開原有訓練,開展出各式與外部合作或是展出、發表的經驗;在這次的展出可以看見各種意料不到的燈具、花器、層架、擴香、日用盆器等表現,成品具體而微地透露出創作們過往的創作素養累積。

 

    作為這檔聯展的成果,我們可以發現今日陶的發展已不只是一個暫時戳出界線外的實驗,創作者也不以獨立的學科來看待它,而是能夠與過往創作進程同步、相互呼應的具象存在。

_____

 

■ 展出藝術家

 

陳向榮

https://thefruitshop.co/


    陶藝創作者,創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例如:市場、食物、植物等。
透過個人創作語言的解構與轉化,試圖再現人們共同的生活經驗,引起觀者共感。

    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盞光纖燈 —— 一個球體底座上插著一束細長的光纖,光纖呈現自然彎曲而散開的樣子,每根光纖頂端因傳導來自底座的光源而發亮,整體看起來就像星空一樣。這盞燈雖然是用很簡單的科學原理和低限的技術製作而成,但創造出來的視覺觀看經驗,讓我非常著迷,可以一直盯著看好久。

 

    此系列作品,我嘗試結合陶作與燈,再現這樣的觀看經驗。利用陶作的結構與造型,加上低流明的燈泡,去形塑光的樣子,並將光收納在一個小小的空間中,觀者能夠透過許多角度去觀看光的不同樣子。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繽紛對比色彩、精準切線角度,在扁平與立體間創造觀看與量體的錯位驚喜:《陳向榮》

_____

 

■ 展出藝術家

 

李亦凡

https://www.instagram.com/liyifanyifanli/


    藉由雕塑、繪畫與影像投影,李亦凡的作品在空間中組成奇特的敘事體,它破碎、不完整、甚至不做功,躺在那裏,像是一些掙扎後的殘餘。藉由觀測這破敗的殘餘物,觀者窺見藝術家創作過程的迷亂時空:那些敘事慾望的想要與得不到。

    李亦凡運用科技媒材的光雕投影技術,提供了一種後設的敘事概念,他的創作像是駐足於敘事的門檻上裹足不前的「準備工作」。在這「準備工作」中藝術家與媒材間的嬉戲、搏鬥、相互虐待,直到一方不支倒地,作品在腐敗中的屍體形成,然後,敘事才能默默開始。

    也因此在李亦凡的作品,看到的不只是敘事的內容,更多的是藝術家創作過程中,生活與媒材與故事之間勾勾迪所產生的曖昧維度,在那裡,時間凝滯,水星逆行,所有從口中迸出的話語都相互沾黏而無法成形。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遊走新媒體數位藝術,讓古老歷史的陶藝進化成為能夠乘載數位科技發展意義的媒材與工具:《李亦凡》

_____

 

■ 展出藝術家

 

曾建穎

https://www.tsengchienying.com/

 

    1987年生於南投,2013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目前工作及生活於台北。作品以水墨重彩等東方媒材繪畫與陶瓷雕塑為主,運用傳統古典媒材融合當代藝術形式,透過身體感官探討當代社會中的衝突與精神性。曾獲文化部MIT新人特區(2015),亞洲文化協會受獎人(2017),並入圍三十一屆金曲獎裝幀設計((2020)。重要展覽包括「禽獸不如--台灣美術雙年展」(2020),「光合作用二」(2019 ),「記憶的交織與重疊--後解嚴臺灣水墨」(2016)等。

關於創作
    陶塑的技法來自於使用天然的泥土與礦物材料,經過捏製陰乾掛釉,再以高溫燒成。其中包含了水、土、風、火等自然元素的加入,最後造就作品。這個過程符合了自然萬物生成的宇宙條件。我的陶塑創作大多探討意識與物質身體的互融狀態,透過造型與線條,來再現我感受觀察到的各種精神性存在。

Solar terms on the table
    這個系列一共有二十四件雕塑,記錄了我對於二十四節氣的理解與經驗。
節氣是太陽與土地的能量互動狀態,是許多代人觀察而來的一種對於時間的感知性詮釋,我將其視為天與地的對話,於是創作手掌尺寸的小雕塑物件,同時可以是紙鎮、擴香石或是其他生活用品。在閱讀與書寫的案上,折射時光流轉,讓光影寫一首即興的季節短詩。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在兩手之間感覺時序,可以用眼睛摸、用手去看;觸感,就是手的光線:《曾建穎》

_____

 

■ 展出藝術家

 

劉致宏

http://chihhungliu.com/

 

    生於臺灣新竹,現職自由藝術工作者,生活、工作與創作於臺北。劉致宏近年的創作持續關注當代生命經驗的捕捉,以日常的角度建構敘事。創作類型涵括了繪畫、裝置、地景、影像、現成 物、印刷出版等,並聚焦在「材料與能動性」、「語言形式轉化」 與「在地關係連結」 等面向。近期個展於國立清華大學(2020)、TKG+Projects(2020)、橫濱象鼻公園(2019)、 慕尼黑 藝術公寓(2018)、東京日動畫廊當代館(2018)、台北國際藝術村(2016)、台北市立美術館(2014)... 等。

 

    近年積極參與國內外藝術家駐村之創作機會,足跡遍及歐洲、亞洲及大洋洲,如 2014 年參與「首爾藝術空間_衿川:社群與研究駐地計畫」、2015 年出訪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年度計畫「trans_2014-2015」,同年回到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之藝術家駐村計畫,自 2016 至 2018 年間, 受邀參與韓國釜山「2016 昌原亞洲藝術節」之現地製作、獲得文化部第十七屆選送藝術駐村計畫 至澳洲雪梨「ARTSPACE」創作交流,2018 年前往德國慕尼黑藝術公寓「Apartment der Kunst」以及日本「金澤藝術埠口」進行駐地研究與創作。

 

    作品曾獲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近年入選「2006 臺北美術獎」、「2007 台灣美 術新貌獎」、「2010 中國藝術獎」、「2012 裕龍木雕創新獎」,並獲得「2009 世安美學獎」、 「2011 桃源創作奬-首獎」、「2016 臺北美術獎-優選」等肯定。

 

    透過駐村創作發表之《聲音地誌》創作計畫為一份紙本實體刊物,內容收錄逐漸累積的「聲音紋理資料庫」,透過將「身體」開發成感受眾多聲響的聽覺器官,並輔以口述、訪查、影像捕捉、抽象/具象素描線條的連結與轉化等,探索「聽覺視覺化」的可能。藝術家針對在地人、物、故事進行書寫,蒐集相關資料與聲響素材,每個在地環境豐富的文化底蘊,經由記錄/檔案的方式,研究「聽覺與視覺」的經驗連結,試圖提呈不同城市、地域之間的對照樣本。此計畫於2015-18年間完成樣本採集、編輯整理與出版的城市為日本的山口縣、臺灣的高雄、恆春、台南臨海與北投、菲律賓的達沃、馬來西亞的亞庇以及汶萊的斯里巴加萬、澳洲雪梨等地,其他城市也正持續計劃進行中。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擬真中保留了真實的創作手感,不斷發掘陶領域的各種創作形式與面向:《 劉致宏 》

 

_____

 

■ 展出藝術家

 

彭奕軒

 

1990 年生,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長期以來將繪畫、錄像、雕塑視為思辨藝術 命題的基調,讓日常現成物叩問藝術命題,並辨證式的將現成物去脈絡化,試圖台灣處境下的中性 物件史成為可能,以物易物得浮現出新視角、使用與實踐系統。

1990   出生於中壢,現居住於台南 

2011   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 

2014   畢業於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造形研究所

2019   節點 Zit-Dim Art Space 藝術總監、土星工作室負責人

 

 

黃虹毓

 

1990 年出生,2018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陶瓷組,長期以來,創作主要透過土傳達其關係,從自身與人的交流產生出方法與堆疊,創辦土星工作室自2014以來主要以實用器皿創作為主,參與了2015 美國Baltimore Clayworks 駐村交流以及2018 荷蘭歐洲陶藝中心,並相信能創立陶瓷駐村空間於台灣,透過人與人的交流產生出更豐富之創作樣態。

 

2018 荷蘭歐洲陶藝中心 Sunday Morning, European Ceramic Work Center,荷蘭

文化部第十九屆選送 文化相關人才出國駐村及交流計畫代表藝術家 

2017 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應用藝術研究所 

2015 Baltimore Clayworks,美國, 駐村交換藝術家 

2013 畢業於國立嘉義大學 視覺藝術學系 

 

 

土星工作室

https://tuxingstudio.com/

 

    2014年由彭奕軒與黃虹毓兩位創作者一同創辦。一位是陶藝創作者、一位是影像創作者。一位想製作出好的器皿,一位想拍攝出強的影像。從這樣單純基本的想法中,作用於生活。

 

    2018年以快閃店的形式出現於台南 ho-yo space[Tu Xing / 土星路徑店],三個月三個階段的呈現,回顧了四年的創作,包含了生活實用陶瓷器皿及創作陶共同呈現。

 

    2019年6月於台南開辦土星工作室,並以新的樣貌及更多計畫性的合作促成藝術家協作計畫、陶作課程推廣、技術性合作開發、工作坊、展覽、論壇、國際交流。

 

    2020年至今已經經歷 5 個合作計畫的課程、9 檔土星協作計劃,藝術家展覽區位從台灣至日本、歐洲、香港展覽皆有。

 

    20213月設立土星實驗室於台南林百貨,以台灣在地土質採集研究作為新的開端與累積、商品販售、工作坊、主題活動。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土不只是創作材料,也是感受生活的觸媒,而回頭去探索土壤、自己與環境與生活的連結:《 黃虹毓 彭奕軒 》

 

_____

 

■ 展出藝術家

 

顏妤庭

https://www.instagram.com/yeeenstudio/

 

    1989年生於臺灣臺北。2017年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 於2019年經文化部選送至荷蘭歐洲陶藝中心駐村,其後持續自學陶瓷創作,並於2021年成立陶瓷工作室YEEEN Studio,目前主要從事繪畫及陶瓷創作。

    展出經歷包含個展〈無用之家〉(朋丁,2021)、〈殘章與斷片〉(赤粒藝術,2021)、〈 秒忘的追心之痛〉(赤粒藝術,2017),聯展〈無名〉(毓繡美術館,2022 )、〈禽獸不如-2020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20)、〈北投在地姿勢採集計劃〉(鳳甲美術館,2020)、〈HER Gaze〉(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2016)等。作品亦曾獲香港M+、國立台灣美術館、澳洲白兔美術館典藏。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屈身俯臥的人形做著不符合人體工學的動作,古靈精怪的趣味神態帶點意在言外的輕柔諷刺:《顏妤庭》

_____

 

■ 展出藝術家

 

LULU LIN

https://www.instagram.com/da__h_/

 

    在台北長大並曾於德國科隆、荷蘭安荷芬及丹麥科靈等地求學,擁有工業設計及視覺傳達的文憑及空間設計相關的工作經歷。自2016年開始自由接案,現為獨立藝術工作者,專長插畫。

 

    其作品曾登於挪威Morgenbladet週報頭版、德國Süddeutsche Zeitung南德意志報周刊,並曾被Adobe Creative、WePresent (by WeTransfer)、It’s Nice That、Wrap Magazine等藝術刊物訪問。客戶從Rimowa、Camper、Medium,到獨立雜誌、品牌,也曾與勤美誠品、but.(we love butter)合作。視插畫創作為自身情感的投射,嘗試透過插畫創作與現實中看不清的、隱晦的感受連結及溝通。

 

_

 

延伸閱讀:藝術家專訪

強烈的視覺張力,卡通感的超現實取向,在諱莫如深的情緒臉孔中藏著意料之外的驚喜和趣味:《LULU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