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生活及內心為媒,將流動於自身的情感與經歷,以陶幻化成一件又一件無法言喻又富含言語的作品。”
陶藝家 陳奕維,於2014年末自板橋搬到金山後,與太太共同成立了《皂室陶逸》工作室,開始了先生習陶、太太習皂的生活。
奕維與我們分享關於工作室的諧音,雖然是肇事逃逸,可原意是指人們在觀與聽之間的切換,亦如念想裡的轉變,以一念之間皆是善惡的概念起名為《皂室陶逸》。
「陶一開始對於我而言,曾經只是一份養家糊口的生計。」
奕維在隨著時間與一次次接觸陶並創作的過程,於繁複細節裡不停鍛鍊心智後,慢慢也察覺出自己的心正隨著陶緊密聯繫,並真實地融入了生活。
談到創作上的困難之處,奕維與我們說起印象深刻的總是每一次的炸胚,而在窯燒的過程中,每每聽見裏頭傳來砰砰聲,也還是會令一旁的他感到焦慮。可對於創作者來說,困難之處其實並不在於遇到問題與解決問題,而是在面對失敗後的坦然與重新振作。
對於器物“用”的意義,也正是奕維在創作中所注重的實用性。
從自小在山裡長大的經歷,大自然便深刻地吸引奕維在創作中的思維,近處於山海之間的金山生活也相對豐盛的轉化在作品中。
「金山的山、綠島的海,在豐富的自然環境生活的經歷,也跟隨著時間融入到創作裡,讓作品也能夠充滿自然的生氣。」
「在陶千年文化歷史的定位中,該如何創新地運用陶,能跟隨的只有每位創作者的個人的經歷與人格特質了。」
而創作至今,從奕維自身轉化而成最具意義的作品則是「甦瑚」系列。
關於此系列創作的契機,得回溯到2018年奕維與親弟弟在綠島短暫的合夥生活,經歷了親密關係的拉扯與生意的失敗;談起那段時日,奕維分享就像「甦瑚」作品中的白化珊瑚,象徵著浴火重生的自己,是再造與淬鍊地與作品連結。
「去綠島前曾有一段時間,我在創作陶裡找不到自我,方向模糊的無法呈現出個人風格,而轉換地方生活裡所發生的種種,亦像是某種死亡與重生。」
而此次奕維選擇參與『春之際木—與陶類群展』的「甦瑚」系列,是以春天意念幻化成春暖花開的氛圍,並配合茶具呈現出春之沏的模樣,在其中更是醞含了屬於創作者自身對於父親的情感,皆會在3月4日展覽開幕時與大家一同分享。
歡迎前來親身感受屬於奕維內心與環境細膩的轉化,一同將如此心意,散落在春暖花開之際。
–
𓃈 皂室陶逸 陳奕維
・2006 畢業於淡江高中美術班
・2014 陶藝工作室習陶|新北金山
・2021 個展 拓根|台北 北風社
陶藝家 陳奕維 生於1988年12月17號,自小住於金山山區且常受父親木雕藝術領域薰陶,19歲退伍後
搬離金山前往板橋和太太生活。《皂室陶逸》創立於2015年2月26號,因離開台北市區的工作,回到金山鄉下習陶、太太習皂而生。
–
瞭解更多:
展覽藝術品 — 春之際 木與陶類群展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zsty20150226/
Facebook — https://www.facebook.com/cyw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