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氣中藏著視覺與嗅覺的驚喜,讓人對於生活,有了不一樣的期待。
“台灣的空氣時常混雜著多種氣味,如同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
yindoor 是由兩位設計師共同創立的香氛品牌,以「探索日常氣味」為核心,重新詮釋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卻富有情感的氣味細節,讓人們從全新角度再次感受日常。
「台灣的空氣時常混雜著多種氣味,就像這片土地上的多元文化一樣,保有多樣性且不張揚的品牌個性是我們在視覺或香氛設計上想傳遞的。」
品牌名稱取自產品主要使用場域「室內」(indoor),並結合其中一位創辦人獨特的姓氏「銀」(yin)的複合文字,呼應品牌欲營造的獨特日常氛圍。
「氣味與記憶是緊密連結的,與其說是取材於台灣在地元素,不如說是從記憶中擷取味道來作為發想。」
yindoor每款香氣在命名上看似單一,但實際上是調香師使用 20 至 40 種以上的香材層層堆疊而成,就像是記憶中的某個味道,深入探索後發現背後是一串回憶的積累。
創立 yindoor的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香氛產品無法在第一眼就被大眾所感知,因此主理人希望透過視覺語言,隱性地傳遞出「台灣味」。
「我們選用了與台灣鐵皮屋相似紋理的單F浪作為包裝材料,並結合餐桌上使用廣告紙摺的垃圾紙盒結構,以橡皮筋作為封裝方式,呈現日常而樸實的台灣氣息。」
台灣的鐵皮文化,或許常會讓人覺得過於機能或速成,但從設計的角度來看,會覺得材質本身是具有符號性的。因此yindoor的主理人選用紋理和視覺皆與鐵皮相仿的單F浪,希望透過這樣的改造,向大家傳達任何材質只要善加於利用,都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單浪紙鮮少被單獨用作紙盒結構,在軋型時面臨許多技術問題。最後在印務的協助下,我們以兩副刀具完成軋型,才得以保留這款包裝設計。」
主理人也與我們分享近期喜愛的藝術家是法國創作者 Jacques Monneraud。
「他的最新系列作品《Cardboard》以陶瓷材質模擬日常的瓦楞紙板。一直以來我都特別喜歡這類打破媒材框架的創作,可以讓人重新思考不同材質的本質。」
此次yindoor進駐一嶼的香氛作品,雖然都是以單一材料命名,但主理人透過拉高其它氛圍香調的比重,藉此淡化主要味道,希望讓大家能透過嗅覺,探索一場尋找氣味主角的遊戲。
_
𓃈 yindoor
台味香氛 ‧
Discover unseen daily scents from Taiwan.
yindoor 是一個由設計師創立的香氛品牌, 以探索日常的氣味為主軸並重新加以詮釋,讓不同生活中的尋常細節以新的視角重新被看見。